“起得最早的,是理想主义者;跑得最快的,是骗子;胆子最大的,是冒险家;最害怕错过往里钻的,是韭菜。而最后的成功者,也许还没有入场。”
9月9日,深圳,在金冠俱乐部跨境圈主题沙龙上,一位分享嘉宾的这句话让全场安静了片刻,随后爆发出阵阵掌声。这或许是当下跨境电商圈最真实的写照——在TikTok这个充满诱惑的流量新大陆上,有人已经掘金成功,有人还在迷茫观望。
活动汇聚了百余位年营业额亿级以上的跨境企业老板,两位分享嘉宾大文豪和Lena,都是TikTok年销过亿的一线操盘手。他们的实战分享,不仅揭示了TikTok美区689%的增速神话,更抛出了一个尖锐问题:当流量红利退潮,跨境电商的下一站护城河在哪里?
01 流量神话的祛魅,选对市场,精准布局
曾经,TikTok被许多人视为跨境生意“弯道超车”的流量洼地。而如今,它不再只是那个“野蛮生长”的掘金场,更像一块试金石,检验我们是否真的懂用户、懂内容、懂全球化运营。
2024全年TikTok全球GMV突破300亿,美区以70-80亿位居第一,年增长率高达689%。但高增长的背后,也在今年上半年出现明显波动——关税政策导致4月断崖式下滑,而3月、6月却再现单月破10亿美元的反弹。这表明:纯粹依赖流量红利的日子正快速退场,真正的竞争正走向供应链、内容力和用户运营的深水区。
机会依然在,但逻辑变了。不同国家的市场阶段、红利和政策完全不同,选择比努力重要:
美国市场:成熟但内卷。23年是绝对红利期,广告和运费补贴让测品成本极低;如今补贴大幅缩减,商家大量涌入,价格战激烈,进入“拼品牌、拼本土、拼投流”的深度运营阶段。美国适合做品牌化、高客单价的精品店,用它打磨供应链和内容团队,再降维打击其他市场。
新市场机会:
墨西哥:有广告补贴,但清关是最大痛点,适合有本地清关资源或能从美国调货的卖家;
巴西:增速最快,体量是墨西哥的5倍,但仓储、清关基建极差,机会与门槛并存;
日本:入门门槛低,支持跨境直邮,物流快,但对品控和认证要求极高;
欧洲:刚开放,补贴多、竞争小,爆品价格比美国坚挺,但需搞定VAT税务等问题;
东南亚:电商渗透率最高,但现阶段跨境直邮流量不佳,需转向本土仓模式。
忘记品类,记住场景。在当前的TikTok生态中,最大的机会不再藏于任何一个宏观类目里,而是隐藏在用户具体的、未被满足的生活场景和情感需求中。
以Lena老师团队联合推出的自动猫砂盆为例,其凭借“刚需+差异化+自传播”的选品逻辑,仅用7个月便实现GMV破2亿。该案例揭示出选品的关键在于:避开巨头赛道,精准锚定价格亲民、自传播力强、品控有硬实力的产品。
而放眼全球,TikTok电商正呈现出多元并进的扩张趋势。在已上线的17个站点中,墨西哥市场凭借人口红利与社交电商优势,发展势头强劲,上半年GMV达4100万美元;日本站点则凭借庞大消费群体和成熟电商生态,展现出巨大潜力,2025年电商市场规模预计达1905.3亿美元。
这一切表明,TikTok正在全球范围内实施“高增长市场快速扩张”与“成熟市场精耕细作”的双轨并行战略,以适应截然不同的消费生态与增长逻辑。

02 破局之道:从流量收割,转向价值创造
TikTok的算法机制天然偏好“高互动+强转化”内容,导致绝大部分商家陷入“低价冲量→利润压缩→内容降维”的恶性循环。但清醒的人早已意识到:卷价格不如卷价值,出海固然艰难,却唯有回归产品和内容,才能跳出困局。
嘉宾大文豪提出这样的破局思维:用“小米式供应链+TikTok式种草”打出组合拳,构建性价比产品+高粘性内容的护城河。其核心逻辑是:用内容降低获客成本,用供应链提升利润空间。
流量收割的时代正在落幕,价值创造的竞赛刚刚开始。想要真正穿越周期,必须建立可持续的运营体系。大文豪分享了一套“PEAKS”跨境方法论,其本质是把偶然爆单变成必然增长的工业化体系,覆盖产品、内容、营销、达人和服务五大模块:
Premium Product(高品质商品):布局中高客单价的差异化标品,通过功能组合、场景延伸提升溢价空间;
Engaging Content(商家内容加速):建立高度结构化的输出能力,让短视频真正成为转化引擎;
Activities & Advertising(营销放大):借助系统化工具锁定高价值人群,在大促期间,智能投放模式可带来数倍GMV增长;
KOL Collaboration(达人内容):推进达人矩阵精细化运营,提升中腰部及素人合作效率,不必只迷信头部;
Service Guarantee(用户体验):服务体验成为隐形的流量密码,以服务体验驱动复购与推荐,降低退货率为增长赋能。
此外,全域联动正持续释放增长潜力。把TikTok优质内容同步Instagram、YouTube等平台,不仅可实现“社交种草、货架成交”的闭环,还能反向拉动亚马逊等渠道销量提升。在广告策略上,通过“原生内容(自然流量)精准测款+付费广告(如GMV Max)强势放大”,实现从低成本验证到大规模转化的高效链路。

03 实战建议:给想长期经营者的工具箱
1、选品层面,避开亚马逊红海类目,聚焦TikTok特色赛道,用数据捕捉年增长高、竞争度低的机会品,同时注重产品的视觉冲击力和社交属性。选品大于努力,老板必须亲自抓,寻找“大牌平替”机会,研究海外消费者心中的真正大牌,找到其痛点进行升级或替代。
2、达人合作不宜广撒网,而应做分层和精细运营。欧美达人重视创作自主权,建议通过提供素材库+创意指导的方式提升合作意愿。长期维护达人关系,复购率可大幅提升。拒绝“广撒网”,精选“水下达人”,与未过度商业化、粉丝忠诚度高的达人深度绑定。
3、内容生产必须摆脱草根模式,逐步转向工业化流水线——建立爆款素材库、AI辅助生成、严格执行SOP审核标准,才能实现稳定输出。美区对视频内容的审核和权重一直在变,实拍最安全可持续,混剪需高质量重新组合,AI生成已成为美妆、保健、图书等类目的主流方式。
4、广告投放正在从“玄学”变成“科学”。GMV Max模式的本质,是让系统替你找到最具转化潜力的人群。冷启动阶段的测品逻辑、成本控制的动态模型,这些都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关键。那些还在凭感觉调广告的玩家,正在被数据驱动的对手拉开差距。
5、风险防控的价值,往往在爆单后才显现。知识产权布局、资金通道选择、物流方案设计,这些看似基础的环节,一旦出问题就是致命伤。合规不是成本,而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。

04 跨境老板最关心的五大问题
在闭门答疑环节,老板们的问题集中在几个核心痛点上:
1、达人合作如何避坑?
“付费达人收费乱象,如何判断达人报价合理性?”这是多位老板共同的问题。
嘉宾答案:不要只看粉丝数,要看达人的实际传播效果。TK算法是兴趣算法,需要深度思考逻辑——你要的是他的粉丝还是要传播能力?
2、多国家如何布局?
“该做单品多国家还是多品多渠道?”这是扩张期企业的普遍困惑。
嘉宾建议:SKU足够少,视频足够多(铺视频成本更低),降低流量成本。SKU多,时间/成本/精力占用更多,需要谨慎评估。
3、 内容同质化如何突破?
“TK美区内容同质化严重,内容框架被复用,如何突破?”几位老板表达了同样的焦虑。
嘉宾分享:编导需要解决爆款脚本的能力,建立SOP体系,从考核视频数量改为考核GMV产出。
4、风险如何管控?
“海外仓建仓成本高怎么办?”“平台资金安全如何保障?”“如何避免商标专利问题?”
嘉宾从实际经验出发:海外仓核心是管理问题;店铺资金选择大平台相对安全;商标与专利务必提前布局,避免爆单后遭遇恶意抢注。

05 未来已来:终局思维,做难而正确的事
流量红利终将消失,但创造价值的能力永远稀缺。只要努力创造真正的价值,永远都是机会。
TikTok电商的竞争,正在从流量战转向心智战。谁能锁定“品类=品牌”的用户认知,谁就能构建持久的品牌护城河。
这场沙龙持续了一天,但结束后仍有大量老板围着嘉宾继续交流。显然,TikTok这个赛道已经进入了深度运营期,过去的野蛮生长红利逐渐消退,系统化、精细化、本土化运营能力成为了分水岭。

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18字)在跨境
金冠俱乐部此次举办的跨境圈主题沙龙,正为这些亿级企业老板们提供了一个拉齐认知、共享实战经验的平台。在这里,没有虚理论,只有真干货;没有空概念,只有可落地的策略。
TikTok电商的浪潮仍在澎湃,但游戏规则已经改变。你是选择做那个理想的早起者,冒险的奔跑者,还是等待最后入场的成功者?
唯有创造真实价值者,才能穿越周期,持续掘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