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黎的清晨,塞纳河畔还弥漫着淡淡的晨雾。
一群来自中国的电商企业家已齐聚专属会议室——这里被精心布置成沉浸式学习空间,欧洲顶级奢侈品教授受邀到场,一场关于奢侈品产业的深度对话就此展开。
这幕深度对话的场景,正是金冠俱乐部国际游学-欧洲站的首日缩影。
2025年9月,金冠俱乐部组织了30余位年营收过亿的电商企业家,开启了为期8天的欧洲奢侈品产业深度探索。
从法国到意大利,从奢侈品巨头LVMH到顶奢家居品牌罗奇堡,从专属课堂到百年酒庄,这是一次深度解码欧洲奢侈品与时尚产业密码的探索之旅,更是一场为中国电商企业高端化转型寻找方向的战略探索。
巴黎课堂:奢侈品的本质是定义品味,而非迎合市场
“路易十四通过建造凡尔赛宫、推广奢华生活方式来巩固王权,本质是自己造一套至高无上的标准和文化权威,让众人追随。”一位国际知名的奢侈品战略营销专家Laurent教授在课程中开篇明义,这句话彻底打破了会员们对奢侈品的传统认知。

这场关于《奢侈品品牌文化及管理营销策略》的课程,深入剖析了奢侈品市场现状、LV与爱马仕的成功实践,更评估了中国奢侈品品牌的潜力。奢侈品的核心不是迎合市场,而是定义品味,这是一种文化权威的建立,是需要历史积淀的基因工程。
LVMH前副总裁、Celine品牌主理人斯嘉乐女士在分享中指出:“奢侈品行业的竞争已从单一品牌竞争转向品牌矩阵的协同发展,品牌不仅要在设计上保持独特,还要在集团层面形成差异化分布与资源共享,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。”
专家预测,到2030年,中国将取代美国和欧洲,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。当前中国奢侈品品牌还停留在“工艺优秀但叙事苍白”的模仿阶段,尚未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权威。

罗奇堡参访:设计赋能,家具如何成为艺术品
在法国顶奢家居品牌罗奇堡(Roche Bobois)的总部,负责全球零售业务的高管Patrice Guitton先生以“设计赋能品牌,家具成为艺术品”为主题,揭开了高端品牌溢价的核心逻辑。
创立于1960年的罗奇堡,从定制化起步,逐步发展为兼具零售和整体室内设计的国际品牌。其最独特的品牌理念是“低调奢华”,不追求显眼logo,而是通过设计、材质与空间氛围营造价值。

罗奇堡一件在法国售价约1万欧元的产品,进入中国市场后定价可达3万欧元,溢价的核心来自三个维度:
跨界设计力:与电影导演、建筑师联合开发限量款家具,将文化、电影、自然美学融入家具设计。
全案定制服务:提供从面料选择到空间设计的全案解决方案,交付周期3-5个月。
文化符号植入:推出“竹节系列”,将东方自然元素与法式优雅结合,成为品牌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。
这种“设计驱动+文化赋能”的模式,为中国电商企业提供了重要启示:高端化不是简单提高定价,而是要从卖产品转向卖生活方式,用设计重构产品的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。

LVMH模式拆解:三维战略构建75个品牌帝国
作为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,LVMH旗下坐拥LV、迪奥、蒂芙尼,宝格丽等75个品牌,其多品牌管理能力一直是行业标杆。会员们通过与品牌高管交流,解码了其“奢侈品帝国”的三维战略体系。
1、深耕品牌价值:多品牌矩阵+情感溢价
LVMH对每个品牌的定位都遵循“差异化互补”原则:LV主打“旅行精神”,聚焦皮具与箱包;迪奥传递“女性优雅”,核心是高定与香水;蒂芙尼则以“爱情符号”切入珠宝市场。此举既避免内部竞争,又全面覆盖不同消费场景,实现品牌矩阵的协同发展。

2、生态化布局:外包降本+集中化管理
在运营层面,LVMH采取“生产外包+销售集中”的高效模式。生产环节外包给专业代工厂,降低固定成本;销售端则通过集中化管理,统一广告宣传、零售渠道与定价策略,确保集团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。例如,LV全球所有门店的陈列标准、客户服务流程完全统一,既强化品牌形象,又提升运营效率。
3、精准消费者洞察:人才流动+数字化赋能
LVMH特别重视“人才集中管理制度”,财务、管理、设计等核心人才可在不同品牌间高效流动。例如,曾主导迪奥香水业务的高管可调任至蒂芙尼负责营销,这不仅促进经验共享,也确保集团战略的连贯执行。此外,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进一步赋能消费者需求洞察与体验设计,持续提升品牌响应市场的能力。
LVMH的成功不是靠单一品牌的爆发,而是靠体系化能力。通过聚焦核心业务、优化供应链、强化人才管理,让每个品牌都能在集团生态中实现价值最大化。 这对中国电商企业的多品牌运营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:盲目扩张品牌矩阵不可取,先建立可复制的运营体系,才能实现“1+1>2”的协同效应。

中法企业家交流会:欧洲市场的钥匙
在巴黎举行的中法企业家交流会上,中国贸促会驻法国代表处、SHEIN欧洲招商负责人、TikTok欧洲大客户经理及在法华人企业家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欧洲市场机遇。
几个关键洞察值得中国电商企业关注:
SHEIN正在推进供应链本地化,波兰仓覆盖欧洲市场,推全托管与半托管双模式。
TikTok电商降低了入驻门槛,欧盟主体即可开店,主打泛欧物流。
欧洲冷链物流成本高、合规要求严苛,生鲜电商建议与国内成熟品牌合作设厂满足本土化需求。
奢侈品品牌需三代人沉淀文化基因,中国可通过瓷器、丝绸等传统文化载体重塑高端品牌。

意大利参访:制造本源与市场变革
从法国巴黎飞往意大利米兰,学员们感受到了欧洲奢侈品产业的另一种形态。如果说法国是品牌营销的帝国,意大利则是制造工艺的摇篮。
一、阿玛尼:解码法意模式差异与市场新战略
阿玛尼全球品牌传播顾问Emmanuella教授为会员们解析了法意奢侈品品牌的核心差异:
-法国模式:以巴黎为中心,强调整体品牌文化的传承和统一形象(如香奈儿、路易威登),集团化运营,注重资本整合与规模化推广;
-意大利模式:分散的区域化生产(佛罗伦萨专精皮革、帕多瓦擅长鞋底制造),以家族企业为核心,注重工艺传承与小众定制(如普拉达、阿玛尼),灵活融合现代潮流。
针对当前全球经济下行的现状,教授进一步分析,全球奢侈品市场正从“金字塔型”转向“哑铃型”,中端市场持续萎缩,高端与平价市场两极分化,品牌必须及时调整战略。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:
巩固核心客群:推出VIP定制、限量款等专属权益强化忠诚度,搭配精准调价(如香奈儿经典款提价)巩固高端定位。
差异化优势强化:法国品牌依托集团化整合资源,侧重文化输出(如LVMH资本运作);意大利品牌深挖区域工艺特色,推动小众品牌与电商、AI技术融合。
新兴趋势主动融入:通过个性化设计(如普拉达女权主题、阿玛尼年轻副线)打造标签,同步布局虚拟店铺、社交互动等数字化体验与可持续生产。
这种“聚焦高端、放弃中端、拥抱年轻”的策略,对中国电商企业尤其重要。在消费分级的大背景下,盲目追求全价位覆盖,只会稀释品牌价值,不如集中资源主攻高净值客群,用极致品质与文化符号建立壁垒。

二、百年工厂:制造困境与工匠精神启示
在为香奈儿供应皮革制品的百年工厂内,其CEO Massimo 亲自带领会员参观生产链路。作为一家拥有百年传承的老厂,其核心竞争力是“手工技艺+品质管控”,这种对品控的极致追求使其成为香奈儿等顶奢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。
该百年工厂具备从设计图纸到成品的全链路生产能力,不仅能打造高端皮包,还可制作相关配件及尼龙包。在与顶奢品牌合作时,品牌方会先通过小规模试产评估其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,且设计图来源灵活,后续根据需求修改调整也十分便捷。

然而,这家百年工厂也面临着行业共性困境,核心集中在技术工人与自动化的平衡上。负责人指出,技术工人短缺、老龄化严重及技艺传承困难是全球性挑战,即便企业推出免费培训,也难以吸引年轻人参与。尽管部分工序可实现自动化,但多数质检和装配环节仍需依赖人工。此外,意大利工人还存在竞业条款缺失导致的流失问题。
运营与市场方面,工厂订单量受两大因素影响:一是合作品牌的知名度,品牌越知名订单量越高;二是节日节点,圣诞节期间订单量会出现明显增长。作为欧洲代工厂,它还需在满足大品牌对货期、品质的严格要求,与保障员工高福利假期之间寻找平衡 —— 意大利员工不仅薪资优厚,还享有13个月工资、圣诞双薪等福利,中国员工则在装配、视频商务及商品视觉设计领域展现出优势。此外,手工包需靠把控原材料、线和内衬质量维持竞争力,以应对仿制品冲击。
这些困境与应对方式,也为中国供应链升级敲响了警钟:高端制造不能再单纯依赖成本优势,必须将工匠培养与长期主义放在重要位置。奢侈品制造的核心不是设备,而是人对品质的敬畏,这种敬畏需要时间沉淀,无法用资本快速复制。

中国品牌的高端化之路
这次游学中最引发深思的,是关于中国品牌如何走向高端的讨论。
中国拥有独特的技艺和工艺,有潜力制造出国际顶尖的奢侈品。中国的陶瓷、丝绸等传统奢侈品在欧洲享有盛誉,这预示着中国奢侈品牌的潜力和未来发展。
但是,中国奢侈品品牌建设面临三重挑战:文化积淀不足、工艺传承断代、品牌叙事能力薄弱。
解决之道在于:绑定国家文化复兴战略,挖掘历史IP(如陕西博物馆文创案例);注重工艺传承与创新,培养手工工匠;构建独特的品牌故事,不是简单复制西方叙事。
中国消费者对于欧洲奢侈品的购买兴趣逐渐减弱,转而更加倾向于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。这为中国品牌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。
游学价值:从认知升级到战略重构
这次国际游学-欧洲站的价值,远超出一般性的商务考察。它是一次认知升级和战略重构的过程。
首先是对奢侈品本质的重新认识。奢侈品不是昂贵的产品,而是一种文化权威和品味定义权。中国品牌要想走向高端,必须从模仿走向定义,从制造走向文化创造。
其次是对品牌矩阵运营的深度理解。LVMH的多品牌管理、资源协同和人才流动机制,为中国电商企业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的新思路。
第三是对欧洲市场的全面把握。从合规要求到消费趋势,从平台规则到供应链布局,游学提供了第一手的市场洞察和落地资源。
第四是对制造本质的重新思考。意大利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,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和方向。
最后是对自身定位的清晰认知。与欧洲顶级品牌和企业的对比,让我们既看到差距,也发现独特机会,尤其是在文化赋能和数字化创新方面。

中国品牌的高端之路,刚刚开始
8天的欧洲游学,让我们看到了奢侈品帝国的百年积淀,也看到了中国品牌的高端化之路刚刚开始。
这条路不是简单复制欧洲模式,而是找到中国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点;不是一味追求规模扩张,而是专注工艺与品质的提升;不是短期营销炒作,而是长期品牌建设。
从电商到高端品牌,从规模到品质,从中国到全球,这是一代中国电商企业家的新使命。解码欧洲,正是为了更好定义中国。中国品牌的高端之路,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设计,更是一种文化自信和长期主义精神。
这条路漫长而艰难,但值得一代中国企业家为之奋斗。因为,真正的奢侈不是产品的价格,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