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 > 组织战斗力:电商企业看不见的增长引擎

组织战斗力:电商企业看不见的增长引擎

2025年10月10日

“一将无能,累死三军。”


这句话,不知戳中了多少电商企业老板内心最深处的痛。在快速变化的电商环境中,我们往往把精力集中在追逐流量、打造爆款、优化运营上,却忽略了最核心的因素——组织战斗力。


9月24日,金冠俱乐部浙江分舵的“兄弟同行”活动在杭州举行,一场关于“锻造组织引擎”的深度交流就此展开。与会兄弟们坦诚分享,直面组织管理中的三大痛点:人才误判的试错成本、好战略沦为空口号、核心骨干频频出走。


金冠俱乐部
,赞96


整场交流,不聊虚的、不走过场,只围绕一个命题深入探讨:“一号位怎么选、怎么用、怎么留”。从产品到运营,再到人力资源,每个板块都戳中电商老板的“心头刺”,更拿出了十几家企业验证过的“真办法”。



为什么你的组织总是跟不上战略?


不少电商老板每年投入大量资源制定战略,但执行下去就变了味。问题的根源,往往不在于战略本身,而在于组织能力与战略方向的断层。


现实中,企业常常不断调整战略方向,却忽视了核心团队能力与战略的匹配度。这种错位导致了一个普遍现象——完美的战略蓝图在落地时变得支离破碎。


深度探讨揭示了一个关键认知:组织战斗力不是简单的个人能力相加,而是关键岗位上的关键人才与企业战略的精准匹配。一旦选错某个一号位,整条业务线都可能偏离轨道。


当匹配度不足时,企业不仅无法实现战略目标,还会陷入“战略不断调整、团队持续更迭”的恶性循环。




产品一号位:打造产品的“灵魂人物”


在电商领域,产品是核心竞争力,而产品一号位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变量。然而,寻找合适的产品一号位已成为行业公认的难题。


  • 精准画像:寻找产品的“掌舵人”


兄弟们通过多维度的探讨,产品一号位的人才画像逐渐清晰。在核心能力上,需具备商业洞察力、用户洞察力、专业能力和持续学习力;在软性特质方面,则应拥有自驱力、沟通能力、抗压能力,以及真诚、热爱事业的品质。


一个关键共识是:价值观匹配远比能力重要。能力可以培养,而价值观不合则将导致方向性偏差。


  • 薪酬体系:平衡安全感与激励性


在薪酬结构设计上,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呈现出不同的模式。初创企业往往倾向于“低底薪+高提成”,结果导向明确;成熟企业则更侧重“高底薪+绩效+奖金”组合,强调稳定性与激励性并重。


一个重要发现是:核心人才对“看得见的固定工资”有着强烈需求,这是他们安全感的基础。缺乏安全感基础,再高的提成也难以形成持久的激励。


长期激励设计应避免仅与短期利润绑定,而需结合长期销售指标,平衡短期业绩与产品长期价值。


  • 招聘破局:创新思路解决人才短缺 


面对招聘难题,现场分享了多种应对策略:


有的企业采取“试错迭代策略”——“招来即用,不行就换”;有的采用“高薪锁定策略”,以高于市场的薪资降低人才流动意愿;也有企业设定了专项招聘试错预算,主动投入资源寻找匹配人才。


更具创新性的思路是“外部合作替代策略”——跳过直接招聘一号位,转而与专业设计公司合作,通过多团队选品、买断优质设计的方式替代内部一号位职能。这种模式在非标品领域尤为有效。


这揭示了一个道理:有时候,转变思路比盲目坚持更有效。




运营一号位:超越流量思维的战略角色


在电商领域,运营岗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但什么样的运营一号位才能真正带动业务增长?


  • 能力重构:从流量操盘手到业务经营者


运营一号位的能力矩阵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流量获取范畴。现代电商运营需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、流量获取能力、平台规则敏感度、目标管理与拆解能力、人群和货品策略能力,以及团队搭建能力。


同时,软性特质同样关键:冲劲与目标感、经营思维、跨部门协同能力,成为衡量其潜质的重要指标。


要警惕仅依赖单一平台经验的运营,在如今全域电商时代,缺乏全域思维注定走不远。


  • 绩效设计:避开激励机制的那些“坑”


在运营一号位的激励方面,现场分享了不少踩坑经历:


有的企业采用GMV提成,结果导致运营为冲量忽视利润率、过度投入推广;有的采用净利润提成,却又引发信任危机,运营质疑财务数据不透明。


有效的解决方案呈现阶段性特征:0-1冲量期适合“高提成”模式,1-3亿成长期转向“提成+绩效”组合,3亿以上稳定期则更适合“固定奖金包+多指标考核”。


激励没有万能公式,必须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动态调整。


  • 留存机制:超越薪酬的全面考量


为何高薪并不总能留住优秀的运营一号位?一个关键认知是:单纯高薪无法满足长期留存,必须结合“平台长期价值”。


一个案例引发了深思:有企业提供300万年薪仍遭遇高管离职潮,而另一家企业年薪百万的高管团队却保持稳定,差异正源于后者提供了期权预期和长期发展空间。


这揭示了一个人才留存的真相:物质激励是基础,但平台开放与成长路径才是长期留存的关键。




人力资源一号位:被低估的战略角色


在很多电商企业,人力资源部门仍被视为“后勤支持”角色,但活动现场的讨论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。


  • 重新定位:从服务岗到业务赋能岗


人力资源部不是单纯的服务岗,而是业务赋能岗。在利润导向型企业,人事资源需聚焦“人效提升与成本控制”;在增长或调整期企业,则要能够快速获取“增量人才”或高效完成人员优化。


这意味着,人力资源一号位必须懂业务逻辑,“懂业务的人事才是顶级人事”,必须深度理解企业业务模式与战略方向。


  • 人力资源一号位的关键能力


在能力维度上,沟通协调能力位居首位,其次是人力资源专业技能和人效分析能力。但更关键的,是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度。


“合适比优秀更重要”成为人力资源岗位招聘的首要原则。背景光鲜但不契合企业文化的候选人,往往在短期内就会产生文化冲突。


  • 实践中的创新模式


会上,多家企业分享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:


有的企业将人事拆分为“总裁办+人事部”——总裁办由懂业务的核心人事组成,直接对接老板,聚焦业务联动和核心人才招聘;人事部则负责基础模块,支持团队运转。


也有企业建立了“老带新制度”:HRBP深入业务拆解带教步骤,建立“老人+新人”双向反馈,持续迭代优化。


这些实践表明: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因企制宜,没有固定模式。




老板的自我修炼:授权与干预的智慧


组织建设的最终落脚点,是老板自身的认知升级与角色转变。


  • 授权艺术:信任但不放任


有效的授权建立在“财务报表良性”的基础上。在这个前提下,企业应给予一号位在人员去留、年度规划、推广费用分配等方面的决策空间;老板则应聚焦“方向正确性”,避免过度干预具体执行。


这种授权本质上是对专业人才的尊重,也是对组织能力的信任。


  • 干预边界:原则而不随意


当然,授权不意味着放任。在特定场景下,老板必须果断干预:


当运营决策可能导致利润亏损或资金链紧张时;当运营“抢非擅长领域地盘”,导致资源浪费时;当出现价值观风险,如“泄露公司资源、损害公司利益”时,老板必须及时介入、纠正方向。




行动与改变:从认知到实践


交流的最终价值,在于引发真实改变。在活动的收获分享环节,多位兄弟谈到了各自的后续行动计划:


有的明确了“无需强求全才型一号位”,转而采取“专人专岗+协同配合”的策略;有的放弃了“盲目追求优秀履历”的招聘思路,转而以“能力互补”为核心;有的则计划重新梳理岗位画像,聚焦核心能力要求。


这些实际行动方案,恰恰是这次交流价值的最好证明。


很多时候,我们总在孤军奋战,以为自己面临的问题独一无二。但这样的交流让我们发现,大家面临的挑战如此相似,而集体的智慧总能带来新的启发。


这正是金冠俱乐部“兄弟同行”活动的意义所在——在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单打独斗早已不是最优解。通过真诚的交流与智慧的碰撞,我们共同寻找锻造组织引擎的密码,让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确定的成长。


组织引擎的锻造,本质上是一场关于人的认知革命。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,而是需要持续投入、不断调整的长期过程。


这场活动,只是一个开始。真正的价值,将在兄弟们回归企业后的实践中,慢慢浮现。



本文标签: 返回列表
×
×
隐私协议
×

平台信息提交-隐私协议

· 隐私政策

暂无内容


           

×
金冠俱乐部会员申请 年营业额7000万以下、非企业决策人、第三方服务商请勿填写